招生咨询:
0838-6660608

二维码

当前位置:黄许职中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2021年度质量报告

浏览: 日期:2021-12-06

 

 

 

 

 

 

 

 

 

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2021年度质量报告

 

 

 

 

 

2021年11月


 

 

目    录

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2021年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1.2 学生情况

1.3 教师队伍

1.4 设施设备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2.2 在校体验

2.3 资助情况

2.4 就业质量

2.6 职业发展

3.教学改革

3.1教育教学改革

3.2 专业动态调整

3.3 教师培养

4.质量保障措施

4.1 规范管理情况

4.2 德育工作情况

4.3 党建情况

5.校企合作

5.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5.2 学生实习情况

5.3 集团化办学情况

6. 国际交流合作

7.社会贡献

7.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7.2 社会服务

7.3 对口支援

7.3 服务抗疫

8.举办者履责

8.1 经费

8.2 政策措施

9.特色创新

10.面临挑战和改进措施


 

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2021年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业高级中学校,199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同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增挂职业中专校牌,又名“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是旌阳区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11月20日,旌阳区三届区委第19次常委会议决定,引入民间资金对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业高级中学校进行改制。2007年12月29日,旌阳区教育局与四川现代科技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共同举办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办学性质为民办。

学校地处德阳市洮河路299号,占地703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394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8人,其中占编在岗教职工97人,政府聘用合同制教师4人,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聘用的合同制教职工28人、合同制教辅10人、合同制工勤人员48人。专任教师116人,学生2275名。

学校接受德阳市教育局、旌阳区教育局和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的管理,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国有资产、民办学校资产两条线管理,每年如实分类登记。每年接受德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督导评估检查和旌阳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检查,同时,接受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对学校办学效益的考核。

表1-1  学校办学资源总量及生均值

1-1.PNG


1.2 学生情况

学校本年度的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见下表(表1-2),其中招生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7.2%,在校生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2.31%,三年巩固率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74%。

表1-2  学校办学规模

 图片1.jpg

表1-3  分专业在校生统计表(单位:人)

图片3.jpg

1.3 教师队伍

2021年专任教师116名,学生2275名,师生比为1:20,双师型教师42人,占专任教师的36.2%,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3.62%。2020年与2021年情况之比如下:

表1-4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图片4.jpg


1.4 设施设备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21年度,学校在教学、实习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较上一年度增加58万元,实训设备资产值达到2080.7万元,较上一学年增加0.97%,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达到0.91万元,为学校专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实训条件。学校共有校外实训基地32个,校内实训室58个,学生校内实训工位数共计2463个,生均校内实训工位数为1.08个,校内实训除了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外,还对外开展职业鉴定和社会培训。

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藏书结构,创设图景教育情景,改善阅读环境,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借阅条件,图书馆设施及书刊统计见下表。

表1-5 学校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总量及生均值

1-1.PNG

 

表1-6  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情况

image.png

 

表1-7  校园信息化建设统计

image.png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我校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及体质测评合格率见下表(表2-2),其中文化课合格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09%,体质测试合格率较上一年度上升了0.43%。双证书获取率受国家政策影响(取消部分职业技能证书),本年度未有获证情况。

表2-1  2020—2021年学生思想政治表现情况

image.png

表2-2  学生基本素质评价指标

image.png 

表2-3  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统计

image.png

2.2 在校体验

学校设施完备,办学实力雄厚,保持“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称号,对学生严格管理,形成了有本校特质的“六美德育”校园文化。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校园安全及其他生活方面均非常满意,毕业生对学校评价好。统计数据如下:

表2-4  学生在校体验满意度问卷调研统计结果

 

image.png

2.3 资助情况

学校重视助学政策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班班通、展板等渠道,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做到了资助政策宣传到位,人人知晓。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资助工作机构,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助学金管理办法》和《免学费补助金资金管理办法》等资助管理制度,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资助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关流程,开展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和审核工作,家庭困难学生信息采集细致准确。

规范资金管理,按时足额打卡发放助学资金,准确、及时报送受助学生数据信息,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本年度资助学生人数及金额见下表(表2-5),其中免住宿费人数及金额为学校资助的人数及金额。

表2-5  学校学生资助情况统计表

image.png

2.4 就业质量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办认真考察学生实习(就业)单位,发布企业招聘信息,通过精心组织校园招聘会、学生自主实习或自主创业的途径解决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初次就业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达94.7%、学生初次就业底薪在3000元/月以上,升入高等教育比例达67.8%,升学比例较2020年高出13.2个百分点。

2.5升学情况

通过职教高考升学人数13、通过对口单独招生升学人数305、通过中本贯通升学人数0、通过中高贯通升学人数0、通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人数0、升入本科院校的人数3、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数369、其他升学人数0

2.6 职业发展

学生到企业后学习积极性较高,技术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强,岗位迁移能力逐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得到锻炼。

3.教学改革

3.1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进行培养模式顶层设计。学校紧紧抓住“跨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着眼智能制造专业群整体教学改革,打破专业界限,共享教学资源;打破学习藩篱,允许跨专业选修;打破学科边界,推行项目制教学。制定装备制造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周久华、石兵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成立2个校级工作室,组建15个项目教学团队,打造“专业+工作室”培养平台。采取“分班学习、混班选修”策略,每周安排4天分班学习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1天工作室混班选修专业实践项目,开展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专业+工作室”教学、“知识、行动、创造”三层次提升的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黄许职中模式,在全市中职学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10月,被德阳市教育局推荐参加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二是进行人工智能教育试点。2021年春期,学校承担了“国信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任务,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按要求每月检查进度、汇报成果。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基于人工智能”的试点工作思路,组建了程序设计、3D工业设计、机器人和智能汽车4个项目团队,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等项目,开展计算思维培养、一体化教学、创客教育、复合化教学等教学改革任务。开展技能培训,各团队每周开展1次集中研讨,统一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积极学习相关技能,为下一步资源开发做好准备。学生训练方面新增了零件测绘和CAD成图、计算机监测和数据恢复等新项目。

三是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向德阳市教育局提出申请,开发人工智能试点项目系列教材。美术学科组开发的《速写》《美术学习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活页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已形成初步成果,线上资源开发方面,语文学科已完成4册,计算机专业已完成《网络布线》《VB》《Python》等3门。线上线下资源的开发,正在为实现教育信息化2.0做出新的探索。

3.2 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范设置专业,围绕“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方向,认真履行学校现有六大类8个专业的报批备案手续,并根据行业业态发展趋势,新增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专业建设按学校发展建设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主干专业通过与行业企业成员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调研,了解业态发展和市场需求,形成本年度专业调研报告,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调整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2024届(202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行业人才需求。各专业建设按规划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3.3 教师培养

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县级的各类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支持专业带头人积极参加省市各级教研活动;支持骨干教师承担县级以上教学大赛评委;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实行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教师培训经费有保障并占到学校办公经费的3%。教师培养成效显著,学校所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合格率100%,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素质。

表3-1  2020-2021学年教师参加各项活动(人次)情况

 image.png

表3-2  2020-2021学年教师科研课题统计

image.png

表3-3  2020-2021学年学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发展情况

image.png

4.质量保障措施

4.1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校,制定有学校《章程》。建立了行政、党务、教务、学生、总务、教研、招生就业和培训等内部职能机构,坚持校长负责制,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并完善了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的制度体系,学校管理全过程依法按章办事。

一是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活动跟踪检查落实,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职、晋级、评先、选优挂钩,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德育工作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修订、细化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责任;二是压实安全担子,确保工作安全监管到位,杜绝责任事故;三是提升管理质量,树立学生生活引领意识;四是规范突发事件处置程序,降低安全风险。

三是后勤服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人员岗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做到了后勤事务事事有人管,事事都落实。学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校舍修缮、食品安全、校园绿化等方面都制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并结合工作实际继续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后勤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后勤保障有力,服务到位。

四是坚持在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开展招生工作。依法依规公开招生信息;规范招生行为;严明招生纪律;严格遵守德阳市教育局招生工作“五条禁令”;强化招生监督,切实做到“阳光招生”;为经济社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依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强化管理,拓展渠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学生实习就业工作规范有序,卓有成效。

4.2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五抓”德育工作体制运转良好,各个层级的管理富有特色,和而不同。

校长抓好办学理念提升。学校认真研读办学历程,解读学校校训,提升了办学思想,促进学校办学由就业教育向就业、升学并重转变。德育副校长抓好“六美”特色德育。德育副校长引领德育团队,将学校“六美德育”抓落实,着重抓好学生礼貌礼节训练,学校礼仪社团、国旗社团成为学校一张名片,礼仪学生承担了旌阳区教师节礼仪接待、黄河社区礼仪接待等活动,提高学校美誉度。

专业部抓好部门特色。机械专业部管理突出“阳光、规范”理念;財美专业部以“勤奋、求索”为主题;计建专业部用“感恩、奉献”贯穿工作主线;旅游专业部则在“和谐、温馨”上狠下功夫。学校专业部管理有序,特色鲜明。

社员活动。学校现有社团11个,参与学生300余人,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学校的艺术社团(舞蹈社、礼仪社、国旗社)表现突出,舞蹈社编排的节目《一路前行》在旌阳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德阳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均获一等奖。

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学校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都要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或文艺活动,将爱国主义主旋律,孝老爱亲传统文化,积极上进的昂扬斗志融汇在活动中,感染学生。在今年“七.一”旌阳区举行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中,学校组织了600余名学生,参与了《建设者》《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放光芒》《这就是旌阳》等节目编排演出,获得巨大好评。

民族团结特别活动。学校针对彝区“9+3学生”特别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五一劳动节公益及文艺活动,中秋节团圆活动,周末趣味活动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学校值周校级行政,坚持一周一讲,利用每周升旗集会时段对学生演讲,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团委安排了“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园”黑板报评选活动。举行“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

法制教育活动。学校周末举行法制安全大课,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到校讲课,举办法制主题演讲,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爱心慈善活动。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灵活到社区参与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与贫困捐赠的“10元微爱”活动;组织开展学雷锋关爱老人活动。

4.3 党建情况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现场参观、“学习强国”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习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和区委五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确保学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教职员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创新教育管理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业余党校向学生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学生在校园文化、学习、行为、思想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较大地促进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慧云校管理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请假、进出宿舍和出入校门实施监管,真实记录活动轨迹,确保监管到位。开展学党史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陈毅故居实地参观学习,重温誓词,强化党员的“政治生日”仪式,表彰优秀党员等活动。突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评先评优等重点工作,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校园风气。压实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围绕重点中心工作,务实开展内部监督。严格执行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监督制度。坚持校务党务公开,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切实做好防控资金专款专账专用、防控物资管理、内控机制落实、物资筹措调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力度,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筑牢思想教育防线。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纪党规、对教职员工政治纪律的执纪监督,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决不允许师生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精神的言论,决不允许师生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加强网络信息管控。倡导文明上网,加强对公众号、微信群、QQ群和钉钉群的管理,准确把握舆情动态,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5.校企合作

5.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开办的9个专业均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引企入校、前校后厂、专业共建等合作方式,强化了校企关系,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各专业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学生培训与考核等教育教学全过程,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校进行专业教学指导,选派专业技师到校参与教学,使课程标准与专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分别与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正力佳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西南园区),四川德阳中地测绘规划有限公司,四川万兴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德阳钰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阳黑马运业有限责任公司,什邡蜀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川魔力风暴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40余份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实训实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校企合作深入推进。

5.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文件规定,学生认识实习时间达90天以上,跟岗实习时间达90天以上,顶岗实习时间半年,学生顶岗实习优秀、良好、合格比率为30:60:10。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98%,对毕业生职业技能满意度达96%。

5.3 集团化办学情况

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专业建设符合行业,企业要求。2005年学校参与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12所职业院校和包括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新希望集团等百余家企业组成的德阳机械电子职业教育联合会,使学校专业建设深度融入行业发展之中。

2017年加入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成为常务理事单位。集团化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2007年旌阳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联办黄许职业中专学校,2021年继续与上述集团合作,持续拓展学校办学和发展空间,支持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6. 国际交流合作

目前学校还未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事项

7.社会贡献

7.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项目

2021

备注

为当地主要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数

2599


为当地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数

1399


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万元)

166.8


学校师生参与当地产业发展或结构调整技术攻关人数

130


7.2 社会服务

项目

2021

备注

培训企业员工数

2519


培训失业人员人数

80


培训农民工人数

1500


培训退役士兵人数

0


技能鉴定项目人次

0


师生参与当地技术服务人次

130


7.3 对口支援

项目

2021

备注

对口帮扶对象单位数

0


扶贫对象数

0


资金扶贫(万元)

0


服务人数

0


7.3 服务抗疫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面对复杂繁重的防疫工作,学校科学规划,精准防疫。明确新冠肺炎防控中各自的任务,要求各部门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尽好自己的责。制定并多次完善了《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防疫实施操作手册》,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手册》针对师生分批返校时间安排、各类活动规划、宿舍管理、分批就餐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开学前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演练。

学校备有足够的防疫物资,其中:口罩:26156支;额温枪:137支;消毒液500余公斤;还有洗手液、毛巾等物品。本年度共采购防疫物品共计用20余万元。本年度共给师生发放:口罩:22226支;手套:1000余双;免洗手液100余瓶。学校长期库存有供全校师生一月以上的疫情防护用品。

加强与社区防疫工作对接,及时互通信息。严格按照德阳市旌阳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师生参加新冠疫苗接种。我校做到了应接尽接。与辖区东湖乡卫生院发热门诊对接,对学校每一名发热师生确诊其发热原因,同时进行有效处置。

8.举办者履责

8.1 经费

表6-1   2019—2020学年学校教学经费项目支出情况(万元)

 image.png

8.2 政策措施

2007年加盟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接受市区教育局和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多方管理,旌阳区政府每年全额拨款确保在编教师人头经费足额到位,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支持。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推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经费预算确保合同制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9.特色创新

依托教学平台的“四共”混合教学机制

工作背景。依托学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建设成果,结合正在进行的“国信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学校组建了近30个教学团队,借助课堂派教学平台,进行“平台共享、资源共建、教学共用、数据共析”混合式教学探索。

工作措施。一是平台共享,构建适合中职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组建教学团队,研读已有文献,结合前期实践,进行技术培训,熟悉平台功能,根据教学逻辑,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在反复验证中不断调整。二是资源共建,打造中职课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库团队分工合作,解析课程结构,整合已有资源,上传新建资源,制订评价指标,拟制评价试题,形成可快速组合的在线教学资源库,并根据发展情况不断充实和调整。三是教学共用,根据班情学情个性化组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依托教学平台,建立在线班级,根据班情学情,创设学习情境,灵活组合资源,开展教学互动,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拓展各环节重视学生参与,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四是数据共析,借助分析工具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调整。全程记录师生行为数据,客观题线上测,为教师判断学习质量“减负”,主观题线下测,通过前测摸清学情,后测查缺补漏,个别错误集中的单独指导,整体性错误集体指导,按照数据挖掘思路,通过多元评价,不断提高学习标准的达成度。

工作成效。通过课堂派发放预习任务、操作视频,学生线上学习课程相关内容,讨论完成相关的计划表、任务单,在完成任务中学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学校12个教学团队运用课堂派资源建设和研究成果,参加省市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市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目前,语文学科已完成4册,计算机专业已完成《网络综合布线》《VB》《Python》等3门,其他专业开发的资源正在陆续上线。

工作展望。近两年,随课标配套教材的使用,在已有资源、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建设和使用,在“课堂革命”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构建中职美育“四维”教学模式

工作背景。长期以来,中职美育课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版)》提出了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课标的新要求对中职美术教学提出了新挑战,美术教学资源与实际教学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美术学习愿望强烈但体验机会欠缺,学校已建成的艺术工作坊教育作用发挥不很到位,效益不显著。

工作措施。立足“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根据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学习环境,设置感知、理解、研习、展示四个维度的教学活动,将四大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引导性问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分享观点、探究问题、共享资源、互助合作过程中,认识美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强化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是对接标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学校实施性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调整,除了必修的基础模块外,将拓展模块作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内容(学生可任选一模块学习或参与学校艺术工作坊学习),学时不变,共2学分。二是拓展课程。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优势,在选修的设计课程中加入了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和产品设计内容。建筑专业开设《建筑素描》,烹饪专业开设《烹饪工艺美术》等课程,部分课程通过班级活动或专题研学活动,教学地点灵活安排。三是激活资源。将孔庙、石刻艺术墙、三星堆等本地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加入到内容中去,布置了游学任务,增强课程形象性和直观性,用地方特色美术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艺术,培养文化理解的能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核心素养的提高。四是多元评价。不仅针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也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强调学习的参与度和完成度,特别重视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性评价。运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教师评价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专家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视野,感受浓厚的艺术气息。

工作成效。学生积极参加游学活动,通过学习及实践,学生获得了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判断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学会从美的角度认识学习和生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把中国风元素加入到设计中去;建筑专业同学也懂得了传统建筑实用和美观的平衡;工艺美术专业的同学更是借助艺术工作坊创作绘画作品。随着创意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利用美术工作坊作为第二课堂进行绘画创作,优秀作品被送到校外的文创基地展出,还参加了新农村建设的中国风墙绘绘制以及本地科技馆的布展任务。学校艺术工作坊被评为旌阳区优秀工作坊。

工作展望。现有教材同新课标不配套,去手机化课堂的信息技术应用,个人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这些需要通过团队努力,利用现有资源继续研究和改进。结合正在进行的“国信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中,关于3D创意设计和打印的相关要求,继续探索新时代中职美术教育。

10.面临挑战和改进措施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因学校属民办学校,事业编制进不来,合同制教师收入普遍偏低,缺乏安全感,优秀人才留不住,招不进,导致师资队伍极不稳定。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学校被注册登记为民办,得不到中央、省、市用于职业教育的项目经费支持。所以,学校总体建设滞后,基本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基础能力建设、专业设施设备难以达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实行专业“固定+浮动”的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制度,按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标准,确定各专业的最低编制数(即固定编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专业人数按师生比1:20的比例确定教师编制增减数(即浮动编制),确保专业办学的师资条件。由地市级政府统筹,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库,成立职业教育教师管理中心,负责教师招聘、培训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一是争取民办资金的投入,二是争取政府落实城市教育附加,确保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三是努力争取中省市财政项目资金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表1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数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数

7

7

2

德育管理人员数

12

12

3

名班主任工作室数

0

0

    其中:国家级

0

0

          省级

0

0

          地市级

0

0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数

0

0

    其中:国家级

0

0

          省级

0

0

          地市级

0

0

5

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数

0

0

其中:国家级

0

0

          省级

0

0

6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

%

95.8

96.1

7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

%

96.4

97

8

体育课专任教师数

6

6

9

美育课专任教师数

6

6

10

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

%

74.2

75.3

11

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

%

93.7

94.1

12

毕业生总数

556

549

13

就业(含升学)人数

555

549

14

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

48

45

15

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124

134

16

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

%

87.8

94.7

17

通过职教高考升学人数

18

13

18

通过对口单独招生升学人数

325

305

19

通过中本贯通升学人数

0

0

20

通过中高贯通升学人数

0

0

21

通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人数

0

0

22

升入本科院校人数

3

3

23

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数

367

396

24

其他升学人数(含留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

0

0

2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获奖数

0

0

26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获奖数

0

0

27

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人数

0

0

28

全日制在校生数

1860

2275

29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

37.8

30.9

30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

29

23.7

31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10800

9146

32

年生均财政拨款

9401.72

9201.49

33

纸质图书数

17921

17921

34

电子图书数

191442

191442

35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00

10000

36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102

102

37

教职员工总数

187

188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122

116

38

生师比

/

1:19

1:20

39

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

43

42

40

合作企业教师实践基地数

0

0

41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

%

31.15%

33.62%

4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

4.92%

5.12%

43

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总值

万元

72

96

44

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比例

%

55.6%

73%

45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0

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0